簡介
示範步驟
1. | 在蒸發皿內加入5 g 的鋅粉和氫氧化鈉溶液(氫氧化鈉溶液的量可完全覆蓋鋅粉即可,約蒸發皿的三分之一滿),如圖一所示。 |
2. | 加熱溶液直到接近沸騰為止 。 |
3. | 放入銅幣(本實驗以銅片取代),繼續加熱3~4分鐘。 |
4. | 取出銅幣,再用滴管取水沖洗之,銅幣(銅片)變成銀幣(銀片) 。 |
5. | 用紙巾擦乾,但切勿搓磨硬幣的表面 。 |
6. | 將此硬幣(銀幣或銀片)置於酒精燈的火焰上烘烤,此硬幣表面變成金光閃閃的金幣(金片),如圖二所示。 |
圖一
|
圖二
|
溶液和器材
1. | 6 M氫氧化鈉溶液︰取60 g的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於250 mL水中。 |
2. | 蒸發皿一個。 |
3. | 酒精燈一座。 |
4. | 三腳架一支。 |
5. | 石綿心網一張。 |
6. | 5 g 鋅粉。 |
7. | 銅幣數枚(可用銅片代替銅片,銅幣或銅片應先用衛生紙擦拭乾淨)。 |
原理和概念
1. | 本實驗係利用合金的不同比率造成顏色的不同來加深學生的印象,此外亦可用於固體與固體間的反應,氧化還原反應,冶金反應等方面之教材。 |
2. | 本示範實驗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式為: (1)NaOH(aq) + Zn(s) → Na2ZnO2(aq) + H2(g) (2)Na2ZnO2(aq) + 2H2O(l) → Zn(s) + O2(g) + 2HO-(aq) + 2Na+(aq) 或 2Zn2+(aq) + 2H2O(l) → 2Zn(s) + O2(g) + 4H+(aq) (3)Zn(s) + Cu(s) → 黃銅/鋅銅合金 反應式(1),氫氧化鈉與鋅產生新的化合物 。 反應式(2),鋅離子被還原成金屬鋅而後附於銅幣(銅片)表面,本反應式一定要加熱才會發生,由非自發反應變成自發性反應,此時銅幣(銅片)表面的顏色為銀色,很像銀幣(銀片)。 反應式(3)必須加熱才能使鋅與銅能夠融化在一起,此很像銀幣(銀片)表面的合金比率改變,鋅比率變大,造成看起來像金幣(金片)。 |
3. | 黃銅的成分為60~82%的銅與18~40%的鋅。 |
教學提示
1. | 提醒同學注意觀察銅幣(銅片)表面之顏色變化,由紅銅色變為銀色再變為金黃色。 |
2. | 經過溶液浸煮之後的銅幣(銅片)不可用衛生紙用力擦拭,否則會把附著於表面的鋅擦掉了。 |
問題和參考答案
1. | 銅片的顏色之變化為何? |
答: | 由紅棕色變銀色,再變為金黃色。 |
2. | 這是氧化還原反應嗎? |
答: | 由原理和概念 3.中(1)和(2)反應式屬於是氧化還原反應,但(3)的反應式不是。 |
3. | 為何銅幣(銅片)變為銀色? |
答: | 鋅離子被還原成金屬鋅而後附於銅幣(銅片)表面,本反應式一定要加熱才會發生,由非自發反應變成自發性反應,此時銅幣(銅片)表面的顏色為銀色,很像銀幣(銀片)。 |
4. | 為何不能用力擦拭銀色的產物? |
答: | 經過溶液浸煮之後的銅幣(銅片)不可用衛生紙用力擦拭,否則會把只是附著於表面的鋅擦掉了。 |
5. | 為何銅幣(銅片)由銀色變成金黃色?為何需要加熱才會變色? |
答: | 反應式(3)必須加熱才能使鋅與銅能夠融化在一起,此很像銀幣(銀片)表面的合金比率改變,鋅比率變大,造成看起來像金幣(金片)。 |
6. | 銅的合金有哪些? |
答: | 有青銅(銅錫合金),黃銅(銅鋅合金)和白銅(銅鎳合金)等。 |
參考資料
1. | Summerlin, Lee R. and Ealy, Jr., James L., Chemical Demonstrations: a Sourcebook for Teachers, 2nd ed., 1988, Volume 1, p 137~138, Washington, D.C.,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. |
2. | 國中二年級,理化,第二冊 ,頁30,國立編譯館,台北市。 |
適用程度
國民小學 | ˇ國民中學 | ˇ高級中學 | ˇ大學普通化學 |
安全
● 示範這個實驗必須戴安全眼鏡及可丟棄的手套。 |
● 示範這個實驗實行適當的風險評估是老師的責任。 资料来源:http://blog.ncue.edu.tw/yangsp/doc/28204 |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